原标题:要低价还要不烧钱,美国生鲜电商 GrubMarket 获 3200 万美元 C 轮融资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越来越敏锐,要求也越来越严苛。根据美国有机商品贸易协会(OTA)的报告,截至2017年年底,超过 82% 的美国家庭曾经购买过有机商品,有机商品全年在美销售额为494亿美元,其中有机食品的销售额达到452亿美元。
今日,主营有机食品的美国生鲜电商平台 GrubMarket 宣布获得由 GGV 领投的 3200 万美元 C 轮融资,现有投资方 Fusion Fund 和 Great Oaks Venture Capital 继续参投,新加入的投资机构则包括Max Ventures、Castor Ventures, Bascom Ventures、Millennium Technology Value Partner、Trinity Capital Investment、Investwide Capital 等。目前其累积融资额已达到6400万美元。
之前GrubMarket完成A、B轮融资的时候,36氪都曾进行过报道。创立4年来,这家 O2O 电商坚持轻量的平台模式,重心并不放在自营仓库上。平台首先吸引农场主签约入住,从有机农场备货之后,GrubMarket 直接将商品运送到 B 端或 C 端的客户手中,减少了仓储中心储存、分拣的成本。因此,GrubMarket 提供的产品价格普遍比同行低20-60%。
生鲜电商本身存在高损耗率的痛点GrubMarket 的商品价格又偏低,那么利润情况如何呢?创始人兼 CEO Mike Xu 曾在采访中表示,GrubMarket 目前已经可以盈利,预计的年营收运转率达到 1 亿美元。它是如何做到的?
另一个有些奇怪的点是,尽管融资已经融到了 C 轮,GrubMarket 在美国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却并不高。 它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指向同一个答案—— To B。目前GrubMarket 的业务中,有 60-70% 属于 B2B。Xu 表示他们的上千个用户中覆盖旧金山湾区、洛杉矶、圣地亚哥、奥兰治等多地,包括了写字楼、食品杂货店、超市、餐馆等 B 端客户,其中著名的有联合办公室 WeWork、连锁超市Whole Foods、半成品食材平台 Blue Apron、德国生鲜平台 Hello Fresh 等。
B2B 业务的毛利虽然比 B2C 要低,但订单量较为稳定,农场主们合作的意愿更高,商品损耗率也会降低。因此,通过更大比例的 B2B 业务,GrubMarket 可以加大采购量,以获取更好的供应商整合能力,实现批发价进货,批发价+零售价售卖。
GrubMarket 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对技术的应用。GrubMarket 开发了一款 APP,让平台管理者与合作的农场主们都可以高效地管理商品的销售与物流情况。此外,他们还试图向这个平台引入更多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预估不同商品种类的销售情况,以及为定价策略提供参考。
GrubMarket 的品类覆盖相当全面
近期同样在生鲜领域引人注目的,还有刚刚收购了 Whole Foods 的亚马逊。但 Xu 认为,在电商行业中,食品这一分支具有最大的潜力。2018年全球食品与农业产业总之已经达到了9万亿美元,其中线上完成的交易仅有 1%,这个市场能够容纳超过一个独角兽,因此他认为无需为亚马逊的强势过分忧虑。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收购其他公司,在即将到来的 IPO 前增加营收,扩张 C 端业务,更好地互补目前的 B 端业务。目前 GrubMarket 正在积极由加州向东海岸扩张,今年十月前,纽约与新泽西的消费者将可以享受他们的服务。另外,GrubMarket 计划,在今年年底或 2019 年年初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并2019 年下半年进行 IPO。